名称: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
英文名称: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Peptide and Small Molecule Drug
实验室主任:赵明 教授
实验室名誉主任:彭师奇 教授
实验室联系人:杨贞春
联系电话:010-83911533
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北京市教委、北京市科委批准。在北京市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,依托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在2007年中期检查和2009年验收时均被评为优秀。
本实验室针对血栓、肿瘤、骨质疏松和重金属中毒等疾病,研究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先导结构、筛选和发明候选药物,为普惠健康保障体系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/溶血栓、抗肿瘤、抗骨质疏松和排体内重金属的新药。同时,本实验室也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输送既懂药物设计、合成、鉴定,又懂药效学、药物毒理,以及机理研究的硕士和博士,形成本实验室的特色。
实验室人员队伍结构合理。现有教授3名,博导2名。副教授8名,平均年龄40岁。40岁以下骨干都有博士学位、留学经历、发表国外SCI论文经历和在研项目等,构成本重点实验室的四项优势。
与国外同行交流分享实验室研究成果,自2005年以来共发表国外SCI论文103篇(IF=2-5)其中3篇受刊物邀请为封面文章发表。 获得发明专利228项,其中授权99项,转让专利2项,合同金额350万。承担国家级课题21项,总经费1179万元,其他课题27项,总经费441万。
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获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二等奖2项。出版国内专著1部、2007参编英文专著1章、2009年受美国Wiley出版社邀请,撰写英文专著Pharmaceutical Bioassay,已全球发行。该专著被国外前40名高校中的12所学校,如Stanford、Cambridge等大学图书馆收藏。2012受国外INTECH出版社邀请,参编骨质疏松症专著。出版英文教材2部。
实验室借助开放课题与台湾、欧美等地的制药企业与科研院所展开合作交流,共同发表SCI文章25篇。与台湾等3家制药企业联合培养人才,每年获经济效益100万元人民币。
重点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。本重点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培养1名博士后,现已出站。招收博士研究生20名,6人已获学位;招收硕士研究生129名,72人已获学位,本科生/高起专1600余人。已经构成每年培养6名博士、20名硕士和200名大学生的规模,为社会、国家单位和企业输送高水平人才。
实验室目前有3300M2,并购置了各种相关的大型仪器,例如,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Discovery studio 2.1和Cerius2 4.11的工作站、300、500、800 MNMR等3台核磁共振仪;ESR顺磁共振仪;ESI-MS-MS、MALDI-TOF、Q-TOF、FT-MS,以及ICP等6台质谱仪;UV、二极管阵列、荧光、蒸发光散射等各种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,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;TEM、SEM、AFM等显微镜;骨密度仪等生物活性评价仪器,设备总值近9000万,研究方法多方位,各项规章制度日益完善,网页建设成熟,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。
争取形成年产出12篇高质量学术论文(其中IF值3.0以上超过30%)的科研能力;争取形成年培养10名博士和30名硕士的人才培养能力。搭建北京市制药产业需求的专利技术转移桥梁.